湖北十堰:生態檢察守護“北方的水井”
6年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一庫清水開始北送。
6年間,348億立方米漢江水,從丹江口水庫直達京津冀。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壩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湖北省十堰市被稱為“北方的水井”,護水責任非常重大,十堰市檢察機關全面依法履行檢察職能,創新生態檢察工作模式,守護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同向發力:加強刑事打擊與督促行政執法“雙結合”
2020年6月,十堰市中級法院二審審理后,對張某、李某等11人污染環境一案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
經查,2014年7月至2018年5月,河南籍男子張某與茅箭區某村村民李某,在明知廢礦物油屬于危險廢物,并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的情況下,專門從事廢礦物油的收購和處置工作。
接到群眾舉報后,當地環保部門現場在處置廠區發現多處外流含油污水和油浸地面。經檢測認定,該批液壓油為危險廢物。
環保部門通過協作機制將該案及時通報給茅箭區檢察院,該院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檢察官通過查閱賬冊、實地調查發現,嚴某等9人非法為張某、李某提供廢礦物油620余噸,由張某、李某處置后,作為散裝液壓油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對外出售。該院審查后依法追訴嚴某等9人。
2019年10月,該案一審宣判,法院依法判處張某、李某、嚴某等11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至拘役五個月不等的刑罰。李某不服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裁定維持原判。
為守護一庫清水,十堰市檢察機關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推動完善環保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對環保執法司法活動的法律監督。
“既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又監督支持相關單位依法履職。”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首席技能師王建清認為,十堰市檢察機關“四大檢察”同向發力保護生態環境。
據統計,2020年,十堰市檢察機關共辦理破壞和污染環境犯罪214人;以水體、林地資源保護等方面為重點,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173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2件、民事公益訴訟1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2件。
綜合施策:跨部門與跨區域“雙協作”
今年1月20日,竹山縣檢察院收到該縣衛健局關于督促兩家民營醫療機構全面完成醫療廢水問題整改的報告。
2017年3月,竹山縣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該縣大部分醫療機構存在未配備醫療污水處理設施、醫療污水未經無害化處理便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等情況。
隨后,該院向縣衛健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督促全縣36家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整改。在縣衛健局積極推動下,截至2017年年底,該縣34家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整改完畢。然而,2020年5月,竹山縣檢察院在核查時發現,一家民營醫院仍未建設醫療廢水處理設備,還有一家民營醫院僅建設一套簡易的臨時性污水收集裝置。同年8月,該院以衛健局未履行法定監管職責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不是一訴了之,而是要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竹山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周光輝介紹說。經共同推動,兩家民營醫院在一審宣判前購置了醫療污水處理設備,宣判后又辦理了相關環評手續。
與此同時,十堰市檢察機關與河南南陽、陜西商洛和安康等地檢察機關建立跨區域檢務協作機制,著力解決跨區域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發現難、打擊難、取證難、訴訟難等問題。
2020年4月2日,在丹江口市檢察院檢察官現場監督下,該市環保部門組織專業機構對30余噸危險廢物進行了轉運處置。
2017年12月,唐某將這30余噸危險廢物從河南省西峽縣運到丹江口市,欲加工提煉相關產品后銷售牟利,到境即被舉報查封扣押。經鑒定,該批危險廢物為二氧七環母液,廢液中致癌性物質含量超過有關規定的標準限值。
丹江口市檢察院提前介入該案后認為,應查清這批危險廢物的初始來源以及唐某在河南是否還有其他污染環境的行為。隨后,該院聯系環保、公安等部門趕往河南,會同西峽縣檢察院、公安、環保部門開展聯合調查,終于查清了唐某在西峽縣、丹江口市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犯罪事實。
隨后,該院監督環保部門將案件移送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該案進入司法程序。2018年12月,丹江口市法院以污染環境罪判處被告人唐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唐某服判未上訴。
創新理念:修復生態與教育群眾“雙促進”
2020年11月27日,在檢察院、法院、漁政等部門的監督下,何某將6.1萬尾魚苗放入漢江。當天,由十堰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該起非法捕撈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何某以放流魚苗的形式修復受損生態,彌補過錯。
此前,何某因違反丹江鲌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規定,非法捕撈野生花鰱305公斤,被法院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
“雖然何某已被判刑,但受損的生態環境并沒有得到修復。”丹江口市檢察院在辦理該刑事案件的同時,將線索移交十堰市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最終檢察機關提出的增殖放流、賠禮道歉的訴訟請求全部獲法院支持。
根據所辦案件的不同類型,十堰市檢察機關堅持恢復性司法理念,探索使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護林護鳥、勞務代償等多樣生態修復補償方式,著力破解“人坐刑期滿,荒山依舊在”等難題。
據十堰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方小剛介紹,該院積極借助“外腦”,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評估,確定損害數額和修復方式。
針對環境受損后找不到合適修復項目或者地點等情況,“費用補償”“異地修復”“替代修復”等方式被普遍采用。
十堰市檢察機關通過嚴格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到案發地開庭、開展普法宣傳等方式,促進“破壞者”向“守護者”積極轉變,探索修復人與社會的關系,努力實現“辦理一個案件修復一片生態”“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雙重司法保護效果。
十堰市檢察院檢察長李學武告訴記者,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緊緊圍繞建設“現代新車城、綠色生態市”目標,持續打造生態檢察“升級版”,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強化恢復性司法理念運用,為一庫清水永續北送貢獻檢察力量。
十堰張灣:檢察建議幫醫療污水“消毒”
口腔診所排出的醫療污水不僅會污染環境、影響水質,還會增加傳染病幾率。日前,十堰市掀起了一場對口腔診所醫療污水管理的拉網式專項監督檢查行動,而這次專項行動源于張灣區檢察院的一份檢察建議。
2020年4月,張灣區檢察院在對張灣區口腔診所醫療污水處理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轄區15家口腔診所均辦理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僅有8家口腔診所安裝了消毒池或消毒設備對醫療污水進行消毒處理,其余7家口腔診所沒有配備污水處理設備,未經消毒處理的醫療污水直接排入了市政管網。
未經消毒、滅活等無害化處理的醫療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網,容易導致周圍土壤和水體污染,甚至可能引發危害人體健康的傳染性疾病,使得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為消除水體污染隱患,張灣區檢察院多次實地調查取證,并對照相關行政部門的職能范圍,確認十堰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全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直接排放醫療污水的行為負有監管職責。
2020年6月中旬,針對口腔診所醫療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網的現狀,該院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向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對口腔診所未經消毒處理直接排放醫療污水的行為依法進行監管,確保醫療污水達標排放,消除衛生安全隱患,防止環境污染。
收到檢察建議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高度重視,立即在全市開展口腔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污水管理專項監督檢查工作,對全市164家口腔診所啟動專項整治行動。
經查,全市有48家口腔診所未安裝醫療污水處理設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已向這些單位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對其中2家口腔診所的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截至目前,已有39家口腔診療機構的污水處理設施按要求安裝完畢,且正常投入使用,有效排除了公共衛生安全隱患,剩余9家口腔診所已購置污水處理設施,近期將施工安裝。
房縣:家門口的庭審送來生態新理念
“我認罪認罰,今后再也不會非法捕魚了,還要提醒村里人不能非法捕撈……”近日,由房縣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柯某等4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在該縣姚坪鄉黃坪村委會,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沈某、柯某、杜某、陳某均現場表示認罪悔罪。
姚坪鄉地處黃龍灘水庫腹地,一條堵河貫穿該鄉,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2017年,堵河黃龍灘水域被列為鱖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捕。2020年6月,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在聯合開展打擊非法捕撈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過程中,將在禁漁區內實施非法捕撈的柯某、杜某、陳某、沈某4人當場抓獲。
“捕幾條魚怎么就破壞環境、違反法律了?”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發現村里有不少村民有類似的想法,要使世代生活在河邊的村民從“靠水吃水”的老觀念轉變成“守護綠水青山”,正確認識非法捕撈的違法性、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性,傳統方式的普法宣傳得“換個新思路”,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
檢察官決定協調多方力量,將庭審現場搬進村委會,讓每一個村民都成為這堂普法宣傳課的“聽眾”,既傳遞法治聲音、有效懲治犯罪,又使村民了解非法捕撈行為的嚴重后果,從思想上改變認識,進而實現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標。
“本案中的陳某被抓獲時雖然沒有捕到魚,但其在禁漁區內使用禁用工具捕撈水產品的行為,同樣違反法律法規,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檢察官發表公訴意見的同時,結合姚坪鄉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地位和生態保護價值、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等案例,對依法懲處非法捕撈行為進行釋法說理。
經審理,法院采納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認為4名被告人歸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自愿認罪認罰,可從寬處理,遂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4人管制一年。
“檢察院、法院到村里開庭真是頭一回,鄉親們平日里難得一見法庭審判,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人來旁聽,用一場家門口的庭審進行普法教育,更能喚起大家對法律法規的敬畏之心。”黃坪村村干部為這次巡回法庭點贊。
竹溪:無人維護的引水渠有人管了
電站被關閉后,曾經使用的引水渠卻長達十年無人清理維護。了解情況后,竹溪縣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兩起行政公益訴訟,要求判令兩家主管單位依法嚴格履職。
2018年3月,竹溪縣檢察院在開展生態檢察工作中發現,縣水利和湖泊局(原縣水務局)、縣城市管理執法局怠于履行電站行業管理職責和環境衛生管理職責,對2010年停產報廢的縣東風電站未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對引水渠進行維護清理,導致引水渠內堆積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周邊群眾身體健康。
隨后,竹溪縣檢察院向縣水利和湖泊局、縣城市管理執法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上述兩家單位切實履行職責,及時治理污染、消除安全隱患。2019年5月和11月,檢察機關收到兩家單位關于東風電站引水渠整治工作的情況回復后,先后多次派員到東風電站開展調查,發現東風電站引水渠仍堆放著大量垃圾,并沒有落實治理措施。
2020年5月在檢察機關跟進調查時,東風電站引水渠治理和垃圾收集工作仍未開展。
同年7月,竹溪縣檢察院以上述兩單位為被告向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2月2日,兩個案件先后開庭審理,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當庭判令縣水利和湖泊局依法對廢棄的東風電站引水渠繼續履行管護生態環境污染整治修復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責,以消除東風電站引水渠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判令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對生活垃圾污染東風電站引水渠及周邊環境的違法行為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以消除東風電站引水渠及周邊環境衛生污染問題。
據了解,目前,相關整改工作正在進行中。
鄖西:被告人當庭承諾恢復山體植被
近日,經鄖西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非法采礦罪判處被告人程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5000元,違法所得15萬余元被依法追繳并上繳國庫。
經查,2013年至2015年,鄖西縣香口鄉村民程某在未取得相關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在其住房對面的山林里人工開采山石粉碎后出售。2015年后,程某開始采用鉤機、風鎬等設備大量開采山石粉碎成砂石料出售,并從中獲利15萬余元。
其間,程某于2018年4月被國土資源部門責令停止非法開采行為,同年6月被林業主管部門罰款3705元后,仍繼續實施違法行為。2019年7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立案偵查,同年12月10日程某投案自首,退繳違法所得7萬元。
經調查,偵查機關認定,程某已開采山石的開采量為1萬余立方米,經價格認證得出開采量的市場價值達30萬余元。
經檢察機關審查,該采砂點在開采期間除程某外還有其他人在此開采,所鑒定的開采量不能全部計算為程某的開采量。程某獲利情況遂以實際銷售金額認定,核實為15萬余元。
該案被移送審查起訴后,面對檢察官的釋法說理,程某懊悔不已,自愿認罪認罰,并在辯護律師見證下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非常后悔自己的所作所為,準備近期就將開采的裸露山體進行植被恢復,彌補對社會和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2020年12月29日,該案公開開庭審理,程某在法庭上再次表示認罪悔罪。
法院審理后遂采納了檢察機關的公訴意見和量刑建議。
十堰茅箭:對非法電魚亂象“開方用藥”
“此次專項行動查處了10余家漁具店,收繳非法網具127套。我們利用無人機沿流域巡查時,再沒有發現非法捕撈現象。”不久前,十堰市茅箭區檢察院檢察官對檢察建議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行動時,十堰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2020年5月,該院檢察官在履行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職能時,發現馬家河紫薇島附近水域時常有人使用禁用的電魚工具捕撈水產品。
“聽見執法人員喊話阻止,他們就跑,這說明他們知道這種行為違法,但心存僥幸,覺得不過就是幾斤魚而已……”辦案檢察官說,電魚不僅破壞了生態平衡,電魚工具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很可能傷及電魚者自身和過電水域附近的群眾。
在深入調查走訪和固定證據后,該院向十堰市農業農村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加大對非法電魚的打擊力度,強化有關漁業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市民保護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的意識,并建立長效監管制度,切實落實監督管理責任。
收到檢察建議后,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成立了漁政執法支隊,在全市迅速開展了“城區漁政亮劍”專項整治,做到三個“全覆蓋”:豐富巡查方式,強化執法巡查全覆蓋;依法從嚴打擊,強化專項執法全覆蓋;加強法治宣傳,強化宣傳引導全覆蓋。
“專項整治行動既打擊和震懾了違法電魚行為,也維護了水域生態環境,檢察建議既要有成效,更要抓長效。”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
文稿統籌:本報記者蔣長順 通訊員鮑歡 周青青 賀鑫 李劍橋 王靜雯 版面設計 吳美妘
蔣長順 高先虎 余碩 鮑歡 周青青 賀鑫 李劍橋 王靜雯